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技术干货 >

变电站北斗RTK+UWB+蓝牙融合定位系统的组成

发布日期:2025-08-13 15:57:18  浏览次数:

在电力行业智能化转型的浪潮中,变电站作为电力系统的核心枢纽,其安全运营与高效管理至关重要。新锐科创研发的北斗RTK+UWB+蓝牙融合定位系统,针对变电站复杂的环境特点,实现了室内外无缝定位、高精度追踪与智能化管理,为变电站的安全生产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一、定位终端
为适应变电站室内外复杂环境的切换需求,定位终端集成了北斗RTK、UWB和蓝牙三种定位技术模块,通过智能切换机制实现不同场景下的精准定位。
 
在户外开阔区域,终端自动启用北斗RTK定位功能,借助北斗卫星信号和RTK基准站提供的差分修正信息,可实现亚米级的定位精度,满足变电站户外设备巡检、车辆调度等场景的高精度定位需求。当被定位对象进入室内或卫星信号受遮挡的区域时,终端会迅速切换至UWB定位模式,利用UWB技术抗干扰能力强、穿透性好的特点,通过与室内部署的UWB定位基站进行信号交互,实现室内30-50厘米的高精度定位,确保人员在室内作业时的位置信息实时可查。同时,蓝牙模块在终端中始终处于工作状态,通过接收蓝牙定位信标发送的信号辅助定位,尤其是在UWB信号覆盖存在盲区的区域,蓝牙定位可作为补充手段提升定位的连续性。
从设备形态来看,定位终端根据被定位对象的不同呈现出多样化的设计。针对人员定位,常见的有定位卡、智能安全帽等。定位卡体积小巧、轻便易携,可佩戴在工作人员的胸前或袖口,内置的电池可支持长时间续航,满足变电站工作人员全天候作业的需求;智能安全帽则将定位功能与安全帽的防护功能相结合,在保障人员安全的同时实现定位,尤其适用于变电站内高空作业、设备检修等场景。针对车辆定位,终端通常采用车载定位器的形式,安装在变电站的巡检车、工程车等车辆上,除了实现位置定位外,还可集成速度、方向等信息的采集功能,为车辆调度和路径规划提供数据支持。
 
二、定位基站
定位基站是定位系统的信号发射与接收中枢,负责向定位终端发送定位参考信号、接收终端反馈的信息并进行初步处理,其部署方式和数量直接影响定位信号的覆盖范围和定位精度。新锐科创的融合定位系统中,定位基站主要包括RTK基准设备、UWB定位基站和蓝牙定位信标三类设备,分别对应北斗RTK、UWB和蓝牙三种定位技术,共同构建起覆盖变电站全域的定位信号网络。
 
RTK基准设备是户外北斗RTK定位的核心支撑设备,其性能和部署位置对户外定位精度有着决定性影响。该设备需安装在坐标已知且视野开阔的地点,如变电站的楼顶、信号塔等高处,以确保能够稳定接收多颗北斗卫星的信号,减少周围建筑物、设备对卫星信号的遮挡和干扰。RTK基准设备的主要功能是持续接收北斗卫星信号,通过内置的处理器对信号进行处理,计算出定位信号的误差修正值,并将这些修正信息通过数据传输网络实时发送给户外的定位终端,终端利用这些修正值对自身接收的卫星信号进行校正,从而大幅提升定位精度。
 
UWB定位基站是室内定位的关键设备,其部署密度和位置规划需根据变电站室内空间的结构特点进行优化设计。UWB定位基站通过发射和接收超宽带脉冲信号与定位终端进行通信,利用信号到达时间差(TDoA)或到达时间(ToA)等算法计算终端的三维空间位置。在部署时,通常需要在室内空间的天花板、墙壁等位置安装多个UWB定位基站,形成多基站协同定位的网络,通过三角定位原理实现对终端位置的精准计算。UWB定位基站具备较强的抗干扰能力,能够在变电站内强电磁环境下稳定工作,同时其信号穿透性好,可穿透墙壁、设备等障碍物,确保室内定位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蓝牙定位信标是一种低成本、低功耗的定位辅助设备,通常采用电池供电,可灵活布置在变电站的走廊、设备旁、楼梯口等位置,形成密集的信号覆盖网络。蓝牙信标以特定的频率向外广播包含自身ID和位置信息的信号,定位终端接收到这些信号后,通过测量信号强度(RSSI)来估算与信标的距离,进而结合多个信标的位置信息实现定位。虽然蓝牙定位的精度相对UWB较低,但其部署成本低、功耗小、覆盖范围广,可作为UWB定位的补充手段,在UWB信号覆盖不足的区域发挥作用,提升整体定位系统的覆盖完整性。
 
数据传输设备是连接定位终端、定位基站与定位管理平台的桥梁,负责将各类定位数据、状态信息等实时、安全地传输至平台,确保整个系统的数据流通畅。由于变电站内设备众多、电磁环境复杂,对数据传输的实时性、可靠性和安全性提出了较高要求,因此数据传输设备需采用多种传输方式相结合的策略,以应对不同场景下的传输需求。
 
三、定位管理平台
定位管理平台是整个融合定位系统的“大脑”,负责对接收的各类定位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存储和展示,并提供丰富的应用功能,为变电站的管理决策提供支持。定位管理平台通常采用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具备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和灵活的扩展能力,可同时接入大量的定位终端和基站设备,实现对变电站内所有被定位对象的集中管理。
 
在功能应用方面,定位管理平台提供了丰富的功能模块,满足变电站的多样化管理需求。实时定位追踪功能可在电子地图上实时显示所有被定位对象的位置信息,管理人员可通过平台直观了解人员和车辆的分布情况;历史轨迹查询功能可记录被定位对象的运动路径,支持按时间、对象等条件进行查询和回放,为事故追溯、作业评估等提供依据;人员聚集报警功能可通过设定合理的人员密度阈值,当某一区域人员数量超过阈值时,平台自动发出报警信号,提醒管理人员及时疏导,防止发生拥挤踩踏等安全事故;电子围栏功能则允许管理人员在电子地图上划定危险区域(如高压设备区、带电作业区等),当人员或车辆进入该区域时,平台立即发出报警,同时可联动定位终端发出报警,提醒当事人及时撤离,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此外,定位管理平台还具备与变电站其他系统的联动能力。当平台检测到异常情况时,可自动调取事发地点的监控画面,让管理人员直观了解现场情况;同时,可联动门禁系统限制相关人员的出入,为事故处理提供全面的数据支持。
 
综上所述,新锐科创变电站北斗RTK+UWB+蓝牙融合定位系统通过定位终端、定位基站、数据传输设备和定位管理平台的协同配合,构建了一套覆盖全面、精度高、功能完善的定位管理体系。该系统不仅能够满足变电站室内外复杂环境下的高精度定位需求,还能通过丰富的应用功能提升变电站的安全管理水平和运营效率,为电力行业的智能化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随着电力系统智能化程度的不断提升,该融合定位系统还将不断优化升级,融入更多先进技术,为变电站的安全、高效、智能运营提供更加强大的保障。

多模融合高精度人员定位系统
版权所有 © 2024 北京新锐科创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京ICP备17010098号-1  新锐科创  网站地图

在线咨询

电话咨询

4006688252

微信咨询

表单留言